发布时间:2025-09-17
近日,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与恒创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乘用车EMB产线项目展开深度协同,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智能制动系统领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共建”的关键跨越。
汽车制动领域的“隐形冠军”
恒创智行是一家专注于车辆电控制动系统研发与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在商用车和乘用车制动系统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电子机械制动(EMB)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恒创智行依托万安集团在汽车底盘控制系统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EMB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形成技互补与市场联动。同时,也是EMB产业化应用领先企业。其EMB产品,具备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特性,响应速度、制动精度及安全性显著优于传统气制动系统。
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的“安全基石”
EMB(Electro-Mechanical Brake)系统通过电机直驱替代传统液压制动,实现制动响应速度缩短至90毫秒以内,同时具备轻量化、低维护成本及高智能化兼容性优势。作为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核心执行部件,EMB技术被全球视为下一代制动系统的标准解决方案。据行业分析,2023年全球EMB系统市场销售额达到了0.0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9.45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有望突破10.3%。然而,其产业化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高精度装配要求,二是大规模量产稳定性验证。
破解“卡脖子”难题,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中科摩通已实现商业化EMB总装测试线落地。采用第三代EOL性能测试技术,可完成防侧翻功能验证、半物理仿真模拟等关键环节,大幅提升装配效率,此次合作,中科摩通将负责产线柔性化模块开发、AGV物流系统集成及MES数字化管理,实现量产,缩短EMB产品开发周期,推动线控制动成本下降,加速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EMB系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制高点”。此次中科摩通与恒创智行的战略合作,在国内EMB产线装备技术领域进行了前瞻性探索与实践,通过“技术授权+联合开发”模式,推动中国从“制动系统进口国”向“技术标准输出国”转型。未来,双方计划将合作延伸至智能底盘、车联网等领域,为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2025-09-17
2025-09-17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千行百业的今天,如何让前沿科技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中科摩通AI团队首席科学家代印唐博士,凭借二十年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积淀与产业实践经验,带领团队成功研发"CASMT AI柔性自动化设计大模型",为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这位集顶尖学术背景与产业实战经验于一身的科学家,正以"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技术突破:柔性自动化设计大模型的产业实践 作为中科摩通AI团队的核心成果,"CASMT AI柔性自动化设计大模型"突破了传统工业设计软件"单一功能、固定流程"的局限。该模型通过整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与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了从需求文本到设计方案的智能生成,支持多场景、跨领域的自动化设计需求。"传统工业设计需要工程师手动编写参数、调试模型,而我们的系统能理解自然语言描述的设计需求,自动生成符合工程规范的3D模型与工艺方案。"代印唐解释道。这一创新源于他对产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在智能制造升级过程中,企业普遍面临设计周期长、定制化成本高、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技术团队通过构建超大规模的行业知识库,结合自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算法,使模型具备"学习-推理-优化"的闭环能力。产研融合:从实验室到产业场的跨越代印唐的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技术落地"的执着追求。加入中科摩通后,他推动建立"需求洞察-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迭代优化"的创新闭环。在CASMT AI大模型开发过程中,团队与电子信息等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依托中科摩通强大的设计资源库,采集百余条产线的千万级高质量训练数据,收集上万条设计需求数据,确保模型输出符合工程实际。生态构建:培育AI时代的创新人才 代印唐始终关注技术传承与团队建设。在中科摩通,他推行"导师制",要求技术骨干同时承担研发与带教任务,培养出既懂算法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双向奔赴。"代印唐透露,团队正与多所高校共建"智能设计联合实验室",开放部分脱敏产业数据供教学研究使用,同时为优秀学生提供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这种开放合作模式已吸引包括5名博士、6名硕士在内的20余人加入团队。 未来展望:让AI成为产业升级的普惠工具面对大模型技术引发的全球竞争,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以AI科技替代人工,而是将人力资源从繁琐的简单重复设计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去致力于更高层级的制造科技研究开发工作。 团队下一步将重点优化模型的轻量化部署能力,降低中小企业应用门槛,同时探索与数字孪生、工业元宇宙等技术的融合路径。目前团队还启动了整合设计、仿真、制造三者的CAX AI合一平台的研究开发工作。 人工智能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参数规模的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解决人类社会的实际问题。CASMT AI柔性自动化设计大模型利用其多模态垂直领域工业大模型技术将深度赋能智能制造,推动行业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同时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柔性自动化设计重塑产业生态,成为智能制造升级的核心引擎。2025-09-17
作为中科摩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KEVIN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十余年智能制造领域研发与产业化经验。在著名期刊上曾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并在国际会议上多次发表专业演讲。他曾主导国家级和国际级重点项目,在智能产线设计、工业/协作柔性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发及自动化工艺开发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其技术成果已在汽车、一般行业,电子(3C)及医疗行业的高端制造场景中,为标准和非标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深耕智能制道:领军人才驱动技术攻坚 近日,2025年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首批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培育项目名单正式公布,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下的RV减速器智能装配测试线设计与研发”项目成功入选。该项目由中科摩通全球业务发展与战略总监KEVIN博士领衔,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传动技术瓶颈,旨在通过智能化技术突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创新发展。作为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化经验的领军者,KEVIN博士在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与跨学科技术融合方面的专长,为项目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技术领导力。 直面行业痛点:智造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RV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的核心部件,其装配与测试精度直接影响机器人整体性能。然而,传统制造模式面临三大挑战:其一,误差检测难度高,微米级误差难以实时捕捉;其二,重复性精度稳定性不足,长期运行易产生累积偏差;其三,传统测试方案效率低,难以满足规模化量产需求。 针对上述痛点,中科摩通项目团队提出“智能装配+闭环测试”一体化解决方案。KEVIN博士基于其主导国家级智能产线项目的经验,创新性地将AI视觉检测、多传感器融合与数字孪生技术整合,其过往在汽车与3C行业的高精度自动化工艺开发成果,为攻克RV减速器技术难题提供了成熟方法论。 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智能造新生态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摩通始终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此次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将联合各大高校机构,围绕精密加工、智能算法、装备可靠性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同时,中科摩通将依托自身在智能产线交付方面的经验优势,推动研发成果快速落地,形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完整技术闭环。 立足常州: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常州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加速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此次入选“龙城英才计划”,不仅是对中科摩通技术实力的认可,更体现了常州市对智能制造领域创新发展的支持。项目负责人KEVIN博士表示:"我们将以此次认定为契机,与公司研发团队、行业精英人才以及科研力量紧密协同,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的乘数效应。我期待通过深度产学研合作,在两年内突破RV减速器量产技术瓶颈,不仅为中科摩通打造核心竞争力,更将助力常州机器人产业集群实现倍增式发展,为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共同书写'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未来,中科摩通将继续以领军人才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耕智能制造细分领域,推动更多关键技术实现国产替代,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