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9
新品发布 | 中科摩通扁线电机Hairpin定子全自动生产线
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发展也随之蓬勃发展。扁线电机作为电机行业大势所趋,整车厂和第三方制造商都在积极布局,近两年扁线电机已成为行业内追求的乘用车驱动电机发展方向。国内头部供应商也开始陆续进入扁线电机研发领域,目前已经有超过 10 家车企和第三方企业开发扁线电机。扁线电机作为具有极大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内预计市场规模会迅速扩大。
中科摩通作为持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的企业,公司以新能源车相关产业链自动化生产与研发为基础,提供三合一,扁线定子,电子水泵,电子油泵,集成模块,执行器,水阀,PTC等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化产线,运用柔性化、标准化的装配,全过程数据追溯,核心部件3D线扫检测,第三代EOL性能测试等先进技术,实现自动化装配、视觉检测、性能测试、包装码垛、AGV物流、智能仓储、MES等功能,已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产业布局。
2023年6月20日——21日,中科摩通受邀亮相CHP2023第五届国际扁线电机峰会暨创新技术产品展,展位号V9。
中科摩通现场展位示意图
扁线定子产线柔性不佳,一直是困扰行业的痛点,中科摩通最 新一代的量产线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其中成型机采用高速高柔性成型数控折U+自动换3d模方案,成型节拍可以做到1.5s-2.5s,单台设备可实现多种线型的全自动共线生产。且带有预插线功能,实现了单台成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定子线杯的成型。采用多线并行插线技术,大幅提升插线效率。在扭转工艺方面也完成了技术突破,实现了自动换模、扭转及补偿的高精度控制。
本次中科摩通携最 新研发产品:扁线电机Hairpin定子全自动生产线。
中科摩通实际客户案例
✔整线关键核心设备包括:线成型、自动插线、插纸、扩口、扭头、切头、焊接、焊点视觉检测,滴漆涂覆,以上设备均为自研。
✔整线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柔性化、智能化,全线搭载MES系统。
✔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产能增加对应设备即可,实现低成本扩能。
✔可生产10层以下Hairpin扁线定子。
新能源产业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而与之相关的新技术、新模式,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中科摩通以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和持之以恒的不断研发投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开拓新的创新格局,从认知到观点,从技术到产品,从行动到未来,去拓展更广阔的新目标。
2025-08-07
当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中科摩通以技术硬实力回应时代命题——为海外市场定制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即将启程奔赴罗马尼亚。这条产线涵盖模组产品设计研发、打样测试以及自动化产线设备设计研发、装调等环节,形成协同开发模式,凭借多项核心技术,为全球动力电池智能制造领域带来新的助力。产业升级聚焦智造 全流程把控铸就品质在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成为行业进步的关键。高效、精准、稳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是保证动力电池模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支撑。此次发往罗马尼亚的装配线,聚焦软包动力电池模组的装配全流程,整合了一系列关键设备技术,从电芯上料的精准把控,到涂胶、焊接等核心工艺的精密操作,再到后续的检测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融入了先进的技术理念,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协同运作,满足海外市场对高品质动力电池模组生产的需求,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制造保障。关键设备技术加持 核心智造工艺精准高效·电芯自动上料设备:高效精准、全自动搬运智能视觉引导:搭载高精度视觉系统,精准识别23层来料电芯,确保抓取零误差。机器人柔性抓取:工业机器人协同位移传感器,实现逐层精准定位,高效搬运空吸塑盒,单托396PCS电芯全自动上料,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稳定可靠:优化运动控制算法,确保高速运行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风险。·自动涂胶设备:精密布胶、零缺陷3D视觉引导:智能识别涂胶轨迹,自动补偿位置偏差,路径精度±0.15mm。恒压恒速控制:胶线宽度波动≤±5%,无断胶、堆胶现象。自清洁喷嘴:防固化设计,停机72小时不堵塞,换胶时间≤3分钟。·极耳/BSB/PCB/端盖顶盖自动焊接设备:多工艺集成激光/超声波双模可选:适应不同材料焊接需求,焊接强度≥母材90%。多轴联动定位:六轴机器人+高精度夹具,实现复杂结构件±0.05mm对位。实时质量监控:通过红外测温、CCD检测,自动判定虚焊/爆焊,不良品即刻剔除。除上述核心工艺设备外,产线还整合了软包电芯自动贴侧胶、极耳自动裁切、自动喷胶、等离子清洗、自动拧紧等多项关键技术,构建起完整且高度自动化的软包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各环节紧密衔接、协同工作,充分彰显协同开发模式的优势,实现产品设计与产线设备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深化沟通聚焦需求 以客户为中心贯穿全程中科摩通深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离不开与客户的紧密联动。在此次罗马尼亚项目中,公司建立起常态化、多维度的沟通机制,与客户保持实时对接。从产线启运前的细节确认,到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再到投产后的运维支持,中科摩通的专业团队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倾听客户反馈,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旨在确保产线与客户的生产需求高度适配,助力客户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运营。布局全球开放协作 共促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 中科摩通在动力电池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深耕,始终专注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此次向罗马尼亚发运软包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是公司技术成果在海外市场的一次实践应用,也是其参与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协作的具体体现。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中科摩通将稳步推进海外布局,积极拓展全球市场。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适配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加强与海外合作伙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动力电池制造水平的提升。未来,中科摩通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为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2025-08-07
2025年7月29日,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西门子代表团到访中科摩通总部基地,双方围绕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展开系列交流活动。此次互动不仅涵盖顶层层面的协同规划,更通过政企对话、合作签约及文化交流等多元形式,构建起技术协同、产业联动与生态共建的立体化合作框架。协同峰会 共绘AI+智能制造合作蓝图活动伊始,中科摩通与西门子团队齐聚总部基地多功能厅,开启了一场聚焦未来的AI协同峰会。会上,中科摩通分享了企业发展理念与核心优势,展示了现阶段技术成果与创新方向。西门子则围绕工业智能解决方案展开深度介绍,双方就2025年工博会合作细节、技术融合路径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务实探讨,在智能化工站建设、核心技术应用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清晰的规划基础。政企会晤 共话区域产业发展新机遇峰会期间,常州市钟楼区有关领导与西门子代表团举行会晤。政企双方围绕区域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及创新资源整合等议题展开交流,席间更以互赠信物以敦睦谊 —— 钟楼区赠予蕴含地方人文底蕴的艺术臻品,寄托对产业共兴的殷切期许;西门子则回赠定制的足球友谊赛纪念球衣,球衣上凝结着双方团队即将在绿茵场共展协作的期许。这份双向致意的信物,既是地域文化与全球智慧的交融见证,亦为双方携手前行注入温情纽带。政企双方旨在通过政府引导与企业联动,搭建更具活力的产业发展平台。此次会晤为中科摩通与西门子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推动技术合作与地方产业发展形成深度共振。备忘录签署 锚定合作新起点在双方团队的共同见证下,中科摩通与西门子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份备忘录不仅是对前期合作成果的总结与肯定,更标志着双方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融合领域开启新的合作阶段。未来,双方将依托各自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更紧密的协同,共同探索智能制造的创新路径。签署仪式后,双方团队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意义深远的合作瞬间。友谊球赛 共筑合作温情纽带为增进团队间的交流与互信,一场轻松愉快的足球友谊赛在傍晚拉开帷幕。双方团队成员以球会友,在绿茵场上展现了拼搏协作的精神风貌。这场短暂却热烈的球赛,不仅是对双方团队凝聚力的生动展现,更以体育特有的感染力,为技术合作之外的人文交流写下了温暖注脚,让务实的商业伙伴关系增添了一份并肩前行的默契与信任。此次系列活动,既是中科摩通与西门子协同共识的深化,也是政企协同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未来,中科摩通将以此次互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生态共建等领域的协同。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稳步推进既定合作事项的落地,在智能制造的创新路径上形成合力。双方的合作不仅着眼于具体项目的推进,更致力于为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务实且具有前瞻性的实践参考,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2025-07-25
7月25日,一场以“智联未来·产教融合”为主题的智能制造研学活动在中科摩通顺利开展。作为依托中科院技术底蕴 、深度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科摩通通过技术实践、产业洞察与场景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为青年学子搭建起连接课堂知识与产业前沿的桥梁,助力培养兼具工程素养与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技术为纽带,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本次研学活动以“技术赋能成长”为核心,通过“理论+实践+场景”的三维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产业需求。活动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我们希望通过真实项目案例的拆解,让学生理解技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工程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在AI专题讲座环节,中科摩通技术团队结合现如今的大数据算法平台,系统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中的创新应用。从质量检测的毫秒级响应到设备运维的预测性分析,学生们通过动态数据看板与模拟演示,直观感受到AI技术如何重塑传统生产流程。场景化教学,解锁智能制造全链条为深化学生对产业生态的认知,活动特别设计了“展厅探源+车间实践”的沉浸式学习路径。在企业文化展厅,学生们通过历史档案与互动装置,追溯企业从中科院技术孵化到服务数百家制造企业的成长轨迹。车间实践环节则将学习推向高潮。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近距离观察智能产线的运行逻辑:AGV小车如何通过激光导航实现物料精准配送,机械臂怎样通过力控技术完成柔性装配,数字孪生系统又如何实时映射生产状态。更令人兴奋的是,学生们分组体验了AGV的编程调试与路径规划任务。当自己编写的代码成功驱动设备完成物料搬运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这种‘做中学’的体验,远比课本上的流程图更令人印象深刻。”参与实践的学生说道。锚定战略,共创科技创新平台此次研学活动是中科摩通产教融合战略的缩影。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开设企业课程、承办技能竞赛等方式,持续向青年人才输送产业洞察与技术资源。随着活动圆满落幕,学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而关于技术、产业与人才的思考仍在延续。在这场智造浪潮中,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正为青年成长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宽阔道路。